【地方】河南鹤壁市鹤山区:培育接续替代产业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鹤山 山捻场 【地方】河南鹤壁市鹤山区:培育接续替代产业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地方】河南鹤壁市鹤山区:培育接续替代产业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2024-03-08 09:4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培育接续替代产业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河南鹤壁市鹤山区2015年被确定为国家独立工矿区试点以来,强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优化服务功能,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7%,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2%,2019年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增长19.2%

因煤而建、因煤而兴,却也因煤而衰的河南鹤壁市鹤山区,2015年被确定为国家独立工矿区改革试点。鹤山区以此为契机,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强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大力培育接续替代产业,持续改善基础设施,努力优化服务功能,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逐年向好。

鹤山区委书记李海章介绍,2015年~2019年,鹤山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7%,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2%,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4.7%,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3亿元、年均增长13.3%。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由2015年的915家增长到2019年的3407家,2019年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增长19.2%,由2015年的2家增长到2019年的24家,市场活力和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 疫情期间,鹤山区委区政府采取多举措防控疫情、加快复工复产进程。图为区委书记李海章(左二),副书记、区长张超(左三)在姬家山产业园区信合公司项目工地现场办公。

由黑变白的基础产业

鹤山区是鹤壁市煤炭资源最集中的城区、河南省煤炭主要开采地和输出地之一,累计探明煤炭储量7.04亿吨,河南煤化集团鹤煤公司2/3的矿井在鹤山区境内。

随着国家和省煤炭资源整合关停小煤矿政策的实施,2008年全区地方煤矿全部关停,到2016年仅剩鹤煤公司3家国有煤矿。鹤山区在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同时,在土地、资源、环境等方面付出巨大牺牲,辖区内矿区面积达90平方公里,煤炭采空区达79处、30.6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的22%。城市基础设施陈旧破败、公共服务水平低下、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辖区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差,鹤山区人口曾阶段性出现大量外流现象。

一煤独大优势不再,鹤山如何发展?区长张超说,区委区政府立足实际和比较优势,积极谋划,加快发展接续替代产业。

首先发展现代煤炭物流及深加工产业,以河南省投资集团煤炭储配交易中心为龙头,打造亿吨级煤炭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建成中部地区重要的现代煤炭物流储配交易中心;其次是精细化工产业,以西安蓝晓、四川利尔等主板上市企业为龙头,重点发展高端橡胶助剂、离子交换树脂、医药中间体产业,打造全国一流化工园区;再次深入挖掘辖区旅游资源潜力,积极发展休闲旅游产业,使其成为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动力。以五岩山景区为龙头,打造五大旅游板块。累计投资2.5亿元,实施独立工矿区五岩山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鹤壁窑遗址博物馆等项目,旅游开发按下了“快进键”。五岩山景区成功创建辖区首家国家4A景区,王家辿村被评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中国传统村落”“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西顶村获评“全国森林康养基地”;阿斗寨景区成功与四川梦幻文旅集团签订合作协议,致力打造国家4A景区;南山生态公园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公园,围绕“三源”(鹤之源、瓷之源、煤之源)文化资源,完成鹤源古街改造工程,新建鹤壁窑博物馆并对外免费开放,鹤壁集古镇焕发新生机。

由旧变新的基础设施

作为老矿区,城乡基础设施陈旧不畅是鹤山经济发展的痛点,区委区政府就把“补欠账”作为重中之重,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据常务副区长张育文介绍,全区累计投资8亿元,实施独立工矿区城区道路改造提升、生活垃圾收运、客运站及公交转运站、集中供热、供气等项目,新建改造总计14.2公里的中山路、鹤源路南段等城市道路11条,城区主干道由原来的2条增加到11条,拉动城市框架扩大1.5倍。新改扩建城市供水管网4.5公里、排水管网29.5公里、供热管网87.8公里,城区集中供排水、供热实现全覆盖,结束辖区无集中供排水、集中供热的历史。先后建成第一个客运站、第一个垃圾转运站等;累计投资5亿元,实施独立工矿区清洁能源供热、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县乡道路等项目;实施工农渠、北干渠修复工程。城乡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有效改善了辖区工农混居的局面。

辖区内因采煤受损房屋已成为群众生活的痛点,区委区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分步推进,有序实施村民搬迁安置。先后投资3.5亿元进行危房改造和整村搬迁,累计改造受损房屋1217户,实施韩林涧村、龙卧村等采煤沉陷村庄的整村搬迁工程,新建房屋1381套、3.1万平方米,惠及群众1749户,集中安置在鹤壁集和中山城区,搬迁群众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完善安置小区配套设施、优化公共服务、拓宽就业渠道,搬迁安置群众优先安排公益性岗位和企业就业,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由灰变绿的生态环境

长期的煤炭开采,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造成生态破坏。

鹤山区将生态建设纳入全区重点提升工程,结合污染防治攻坚,开展生态修复,累计投资4亿元实施了独立工矿区鹤壁集城区环境整治、中山城区环境整治、鹤壁集北部片区环境整治、汤河羑河河道水系综合治理、南山森林公园生态修复、采煤沉陷生态治理等项目。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但在鹤山,生态修复成了当务之急。根据修复规划,推进实施22处露天矿山地质环境生态修复和26个煤矿塌陷区治理,完成造林绿化11.9万亩、修复矿山2.2万亩,创建全国森林乡村3个、全国森林康养基地1处,建成南山森林公园、凤凰山公园等4个公园,修建城市游园广场18个,建成辖区首个矿山公园——中山公园,森林覆盖率、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均居全市前列。先后实施了汤河、羑河、金线河等河流生态保护项目,完成了引淇入羑工程,促进水生态建设,构筑“水安、水畅、水活、水清”的城市水系。持续抓好“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辖区生态环境逐步改善。

由弱变强的公共服务

作为老矿区,“重生产、轻生活”的模式造成城市的畸形发展,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公共服务设施严重不足。城区管网老旧,雨污不分,污水管网还未实现全覆盖,污水处理厂建设标准不高,亟待提标改造;城市支路坑洼不平,多条断头路、丁字路尚未打通,已规划的城市干道受财力影响迟迟未能启动建设;校园硬件还有缺失,部分学校餐厅、宿舍条件较差;城市建有大量老旧楼房,老旧小区改造任务艰巨;辖区没有区级医院,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还不高,难以满足社会需求。

面对诸多问题,区委区政府首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累计投入独立工矿区教育基础设施提升改造项目资金2.4亿元,新建改造了8所校园基础设施,还先后建成第一个室内文体场所——区文体中心,第一个涵盖足球、篮球、排球的室外球类场所——鹤源广场体育场,第一所民办高中——河南毛坦中学、第一个公共图书馆——鹤山区图书馆、第一个社区足球场——百灵社区足球场正在加快施工。鹤山区教学质量连年提升,2019年中考升入重点高中升学率超过20%,本科上线率超过50%。

其次是加快补齐卫生短板。受辖区人口外迁影响,原鹤煤集团医院全部停止营业,辖区仅有乡镇卫生院,无法满足广大群众对公共卫生服务的迫切需求。为解决辖区群众看病难的问题,累计投入独立工矿区卫生基础设施改善提升资金1300余万元,对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各村卫生室进行改造提升。同时,加大医疗卫生领域招商引资力度,先后建成辖区第一所专科医院——恒泰康精神康复医院,第一所民办综合医院——明吉医院,辖区医疗水平有效提升。

再次是持续加强社会保障。就业再就业不断加强,统筹抓好城镇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等重点人群就业创业帮扶工作,累计投入独立工矿区社区服务中心改造项目资金2500余万元,新建改建5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和17个社区服务站,提升了社区服务能力。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 斯兰)

链接: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园区经济行稳致远

河南省鹤壁市鹤山区姬家山园区加快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打造投资“洼地”、发展“高地”,成为了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强力引擎

河南省首批重点建设的产业集聚区宝山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的重要组团——姬家山精细化工产业园区,作为以煤炭开采为主导产业的资源型老城区承接经济转型升级的载体,一直是河南省鹤壁市鹤山区构建多元产业格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的重要着力点,是鹤山区产业经济发展的主阵地。近年来,姬家山园区以推动鹤山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为核心,以加快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为关键,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投资“洼地”、发展“高地”,成为了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强力引擎。

▲ 鹤山区委区政府领导经常深入企业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帮助企业解难题。图为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张育文(右三),区委常委、统战部长、姬家山产业园区党工委书记朱涛(右二)在姬家山产业园区赛科化工公司调研。

1

高位统筹 构建产业转型发展新格局

鹤山区自2015年被确定为国家独立工矿区试点后,鹤山区区委、区政府自觉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高点谋划实施加快产业转型、城乡建设、文化旅游、交通建设、生态建设、民生保障等“六大新提升”战略部署,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总动力、总引擎,以项目建设为主抓手、以招商引资为主渠道、以产业园区为主平台,统筹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大力培育接续替代产业,按照省、市“工业上山、农民进城”的决策和部署,秉持差异化发展、专业化集聚”的理念,充分利用西部太行山余脉的沟壑丘陵地,开始规划建设姬家山精细化工产业园。

精细化工产业作为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新兴产业,如何发展、怎样招商,对于鹤山区来说没有前车之鉴、无轨迹可循。鹤山区委、区政府通过多次研判,坚定了发展信心,在持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抓住沿海地区化工产业转移机遇招商引资,转变招商引资方式,将工作重点放在引进投资大、发展强劲、关联广、带动性强,能形成规模产业的项目上,以带动配套产业发展,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搭建一个平台,方能盘活一方经济。鹤山区委书记李海章介绍,为将姬家山产业园区打造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鹤山区委区政府主动求变,多措并举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一是高起点编制实施方案,根据鹤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委托国内专业的机构把脉会诊,编制了中长期规划方案,为鹤山区产业转型升级指明方向,并规范了各项工作推进机制,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和目标任务,严格督导各项进展;二是高规格设立组织机构,形成区委区政府指导、各部门协调联动的高效推进体系,为园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和环境。

在接受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采访时,鹤山区张超区长向记者坦言:“过去抓发展主要靠减税让利,靠拼资源、拼政策,现在哪个地方的营商环境好,企业投资就往哪里走,在产业园区经济泛滥的今天,更多的是拼服务、拼信用、拼环境,软实力已经成为打造产业园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筹码,抓好营商环境的优化,对鹤山区产业转型发展至关重要。”

按照“产业集中、聚集发展、合理布局”的总体要求,鹤山区积极引导精细化工优势产业向姬家山园区聚集,产业集群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能量与活力。鹤山区政府的张育文,这位曾在发改委系统工作过8年之久的现任常务副区长,对鹤山区经济工作如数家珍:鹤山区由一煤独大变成多业并举,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经济发展新引擎、新动力持续增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从举步维艰到持续向好的快速转变,2015年~2019年,鹤山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鹤山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2%,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4.7%,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3亿元年均增长13.3%,实现了中高速增长,增速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

2

优化环境 提升园区发展软实力

如果说鹤壁鹤山区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区和独立工矿区,闯出了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径,那么,姬家山产业园区的建设发展无疑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记者在姬家山园区管委会采访到了鹤山区区委常委、统战部长、园区党工委书记朱涛。朱涛对记者说,鹤山区委区政府一直以来就把发展产业园区作为承接产业转型的优势载体,实实在在为入园企业提供优质的营商环境,不断提升园区经济发展软实力。朱涛认为,做强优势产业、壮大骨干企业、发展产业集群、形成工业发展新格局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民间促进的立体推动格局,这其中营商环境尤为重要,坚持不断地改善和优化营商环境,才能赢得长远发展。

河南绿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精细化工品、新材料和环境友好型低毒农药开发、生产、销售的现代化高新科技企业,该项目总投资5亿元,主要建设绿色高效低毒农药中间体和新型材料中间体生产线及其它配套辅助设施,二期项目也正式开工建设。然而,该企业总经理徐军却感慨万千地告诉记者,这个企业是个死而复生的企业。徐军是江苏盐城人,2016年1月到鹤山投资,由于土地指标的限制,绿康生物公司选择整合其他小企业,好不容易理顺了整合的第一家企业,但是50亩建设用地还远远不够用,整合的第二家是相邻的企业,由于整合过程中涉及不可预期的人员安置、隐藏的债权债务等很多遗留问题,园区管委会了解情况后,召集所有的债权债务人到管委会登记,由政府出面协调,只用了两个多月就彻底解决了整合难题。徐军由衷感慨:政府很有担当,现在化工企业各项手续趋紧,在这样的情况下,园区管委会一趟趟帮我们一起找职能部门、审批部门去对接,工作作风亲民,增强了投资信心。最后,徐军对记者说:“我走了很多地方,下定决心在这里发展,跟园区的营商环境和领导的服务意识密不可分。”

鼎炬热能有限公司是2013年12月区政府在湖南招商来的企业,为整个园区提供热力服务,作为姬家山产业园区的动力中心,项目建设的快与慢,运转的好与劣,直接关系着整个园区的发展。鼎炬热能公司投资人易荣伟总经理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公司规划建设一期是45吨/每小时的锅炉,二期是一个75吨/每小时和130吨/每小时的锅炉。在建设初期,项目建设所需要的立项、规划、土地、能评等手续办理特别难,企业可谓是两眼一抹黑,不知道该如何办理。园区管委会和各个职能部门的领导把企业的事情当作自己家的事情一样,一趟趟到企业指导服务,在最短的时间里帮助我们办完了所有的手续,我们很感动,企业要是再发展不好,都觉得对不起园区领导对我们的支持。”易荣伟拿出手机,指着上面跳动的实时数据告诉记者:“今年3月份,是我们公司历史数据里面最好的一个月。”

姬家山产业园区是如何转化政府服务功能,变“坐等上门”为“主动服务”,提升园区经济发展软实力的呢?

朱涛告诉记者,姬家山园区管委会秉承“执行政策零折扣、提供服务零距离、生产经营零干扰”原则,多措并举为入园企业提供优质营商环境。

打造融资服务体系。银企对接,引入战略性基金,引导企业实现规范经营,推动企业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相结合,坚持市场导向,在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

创新服务体系。建立园区创新研发平台,导入“共建研发平台、共享研发资源、实现校企联合,推动研发成果的快速转化”的创新服务理念,以原创研发为基础,应用研发为重点的创新体系,积极引导园区产业向高端化、规模化发展。

提高园区专业服务水平。打通企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最后一公里,引导企业将手续前置化,重点难点问题合并同类项,吃准吃透政策,真正让企业享受到空缺办理的政策红利。

完善产业规划。围绕“离子交换树脂、橡胶促进剂、高端医(农)药中间体”,深入研究产业比较优势,着力引进一批符合产业规划、带动性强的龙头骨干企业,真正实现延链、补链、强链。

营商环境的改善,吸引了更多企业投资创业。截至目前,姬家山产业园区已形成橡胶促进剂、离子交换树脂、农药医药中间体三大精细化工主导产业。橡胶促进剂产业已有5家企业,全部投产后年产橡胶促进剂可达40万吨,约占全国产量的1/3。离子交换树脂产业有2家企业,全部投产后可年产树脂20万吨,年产量可进入国内同行业前3名。其中,海格化工研制的血液净化树脂、黄金提纯树脂等产品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蓝赛科技是专业从事生产吸附分离功能高分子材料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最大的吸附树脂和螯合树脂供应商。农药医药中间体产业有9家企业,其中,全丰科技、郑氏化工2家企业建成投产后,可年产植物生长调节剂5万吨,占全国植物生长调节剂年产量的80%以上。

创新工作机制和服务方式。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优质高效政务服务环境 。同时,引导行业自律,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为推动化工新材料发展,鹤壁市化工新材料行业商会于2019年4月成立,目前会员主要以姬家山园区的化工企业为主。在姬家山园区管委会积极协调下,商会分别与工商银行鹤壁分行、建设银行鹤壁分行、中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鹤壁分行、鹤壁农村商业银行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清洁能源和新材料领域持续健康发展。疫情期间,商会成员企业纷纷捐款捐助消毒物资支持抗疫。

▲ 姬家山产业园区海格科技公司全景

3

创新机制 激发园区发展新活力

鹤壁蓝赛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是由西安蓝晓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在姬家山产业园区投资兴建的控股子公司,总投资22.5亿元人民币。目前公司一期精细化工板块离子交换树脂已建成投产,已完成投资3.2亿元人民币,年生产离子交换树脂2万吨。整体项目建设完成后,年可实现销售32亿元人民币,利税8.7亿元人民币。

在一期离子交换树脂项目建设完成转试生产期间,园区组织成立了以朱涛为组长的“蓝赛项目试生产服务专班”。朱涛率先垂范,亲临现场,对企业试生产前存在的问题实行清单式管理,进行日调度周结清,组织环保、应急、市场监管等监管部门提前介入,将事后监管前置于项目试生过程中,提高企业管理的日常和应急管理水平,亲自参加企业应急演练预案的制订和实施,确保企业试生产期间守住环保和安全底线。

记者在鹤壁蓝赛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见到了公司副总、高级工程师甄国宾,他告诉记者:“刚来鹤山时,这里只有一个占地123亩的离子交换树脂的单一项目,现在蓝赛公司已经在鹤山区总征地900亩,规划了两个产业板块,一个是精细化工,另一个是循环经济产业板块整个鹤山区,这里的投资环境让我们有了扩大投资的信心。”

谈到企业项目建设,甄国宾依然很兴奋:“我是做投资的,如果从投资的角度看我觉得三个要素最重要。一是持续而稳定的政策环境;二是风清气正的创业环境;三是公开公正的法治环境。蓝赛公司用了不到10个月的时间就把厂房建起来、设备安装好了,坦白地讲,这绝不是一个公司的能力能达到的,尤其是园区的党工委书记朱涛,政策水平高、能力强、工作又热情主动。以鹤山区委和区政府政策环境为基础,园区工作人员真抓实干,园区的成长非常快。”

说完,甄国宾举了一个例子,蓝赛公司计划在2019年的5月10号投产,4月28号消防验收职能正好从消防队转到住建局,在这个工作交接期间,消防队不再接收项目的消防验收,而住建局此时也不具备验收职能。为了让项目顺利试生产,朱涛亲自协调督办解决关键制约性问题,多次陪同企业到消防队、市住建局沟通协调,提出不能因为政府职能转变而影响企业经营,主动配合市政府召集相关部门召开专题会议,积极制订验收方案,蓝赛公司消防验收工作成为河南省消防职能转变期间完成验收的第一案例。

姬家山产业园区是鹤山区经济转型发展的主阵地,对于如何在高质量发展中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园区整体活力,推动园区发展水平再上新台阶,为全区高质量发展发挥引领和支撑作用,朱涛是怎么看呢?

朱涛表示,园区在产业培育、载体建设、功能完善等方面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少短板和不足。到园区后,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通过园区企业的发展来拉动鹤山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让政府与市场“两只手”相得益彰,从而实现从人头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过渡。如何通过提高园区企业产品的高附加值来提高园区的盈利能力?我个人对项目的衡量标准,主要有两个指标来支撑,一是亩地纳税能力和纳税持久性,二是亩地就业接纳能力。

4

应对疫情 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硬

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前期的主要精力在防控疫情发展,但企业的生产也同样重要,如何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及时帮助协调解决企业面临的资金困难,保障园区经济稳健发展?张育文常务副区长告诉记者,统筹推进,两手抓,两手硬。

疫情防控采取日常消毒消杀、卫生保健、管控隔离等措施,控制疫情的传播、扩散,保障园区零传染、无传播。复工复产企业保障职工不聚集、讲卫生,防护措施严密有效。

在蓝赛公司采访时记者了解到,甄国宾是正月初三从山东烟台自驾回园区的,疫情期间企业面临的困难有两个,一个是核心员工的返岗,一个是原材料的运输。员工从江苏、山东、陕西等地返岗,面临小区协调、核酸检测等问题;原材料来自山东、江苏、安徽、河北等地,没有政府发放的通行证简直寸步难行,复工复产的困难还是很大的。谈到此时,甄国宾依然很感动,“天寒地冻的,园区管委会主任刘伟多次陪他等在高速路口,下来一个车检查后发放一个车的通行证。”

复工复产后,资金周转成为企业面临的最大困难。2020年1月8日鹤山区区委副书记、区长张超主持了金融服务鹤山区政金企对接活动;3月11日,姬家山产业园区管委会又协调了鹤山区金融办、工信局,在园区组织召开了鹤壁市鹤山区金融机构“工业园区行”活动,市金融局、市银保监局、农行、农商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原银行、洛阳银行等相关金融机构和20家企业代表参加了对接活动,为元昊化工有限公司放款800万元、海格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放款600万元、鹤壁瑞达化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已放款1000万元、博达机械厂放款30万元,全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500万元也在进行中。

张育文告诉记者,目前在研究能否建立“托底机制”,以保证在建和生产企业渡过难关。在消费端没有充分启动以前,对企业来说,面对订单减少和利润下降的巨大压力,从财务角度看,复工复产的初期都是自有资金固化的过程,企业的压力都将通过财务支付能力表现出来,如何让在建企业避免出现因投入不足而停工,尽快形成生产能力?如何让生产企业连续稳定生产,快速发展,政府在减税减费的同时,能否引入一个投入托底机制?园区已经与市财政呼吁建立疫情期间企业托底基金,对在建企业,当投入超过90%即将形成生产能力的企业,通过政府投资平台,使用股权和债权等投资工具,建立政府资金的投入和退出渠道,既保证政府扶持资金的安全又保证企业投入的完成,同时还可以发挥园区商会作用,鼓励会员企业按照比例出资,构建园区内企业资金池,为园区企业提供资金保障。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推动鹤山区姬家山产业园区全面提高安全生产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推进更高标准、更高质量、更加智慧的现代化化工园区建设工作,为地区经济安全稳定发展保驾护航,园区管委会已全面整合园区信息化资源,搭建了安全、环保、应急救援和公共服务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内容包括智慧园区一体化监控系统、智慧园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系统、智慧园区环境保护综合管理系统、智慧园区业务支持平台、智慧园区基础设施平台、智慧园区安全风险数据平台。

项目通过园区公共区域建设的水、气体、气象、视频、红外线等监控探测设备收集数据,并将企业安装的监控设备数据一并接入系统,租用第三方大数据中心,利用自建智能平台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为园区安全、环保、交通等工作提供监控、预警、预判,提高“三废”把控、降低能耗、风险掌控、科学决策、合理规划能力。项目建成后,可补齐园区基础设施短板,为实现园区高端发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提供有力支持。该项目2018年11月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验收投入使用。项目每年可为园区节电30%,节水20%,综合能耗降至1698.16吨标准煤当量,化学需氧量(COD)减少排放量3486克,氨氮减排348.6克,同时也大幅度减少安全、环保事故的发生,实现节能减排与社会经济效益双赢,推动园区发展的绿色化、服务化和高端化。

目前,鹤山区姬家山产业园区已入驻企业32家,随着园区不断发展壮大,2019年,园区实现销售收入13亿元,利税4500余万元,已成为辖区乃至全市的重要税源。园区正在加快推进科技、金融、物流、人才、智慧管理等平台建设,打造全国一流的高端、智能、绿色化工园区。

(臧红印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 斯兰)

(图片由鹤壁市鹤山区委宣传部提供)

原标题:《【地方】河南鹤壁市鹤山区:培育接续替代产业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